当前位置:首页 » 重庆评论网 » 正文

两江漫评 | 课间不容画地为“牢”

近日,多个与“中小学生课间圈养”相关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。此前,山西一位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吐槽: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,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,校园里也空空荡荡,引发不少共鸣。

结合调查可知,学生课间走不出教室,主要是两方面原因:一是部分教师以各种名义拖堂或者提前要求学生到课,让课间时间严重“缩水”,学生刚出教室就得回来,也就不愿意出教室;二是部分学校“因噎废食”,担心学生课间打闹会发生安全事故,不让学生走出教室。

无论出于何种原因,课间把学生“圈养”在教室,既不利于教学效果,也是违反规定的。良好的课间休息能让学生疲劳的神经得到放松,提高学习的效率,同时充足的课间锻炼,有益于身体健康;2021年5月通过的《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》也明确要求“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,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、游戏、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,设置不必要的约束。” 安徽民生网

为孩子找回“被偷走的10分钟”,要从问题根源出发。为了“绝对安全”而牺牲学生正当权益,既显得管理粗糙,也违背教育本质,应该通过完善保险制度和日常管理来实现校园安全与活力的平衡。如重视学生安全教育、加强校园巡查、安装监控设备等。也可以用轮值班方式,让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间活动;此外,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要加强课间巡查,督促教师做好教学设计,提高课堂效率,做到重点突出、主次分明,学会取舍,把“双减”政策坚决细化落实到课间。

打破“课间圈养”,还需家校合力。必须理性认识到,安全是相对的,没有人能够完全避免意外。有些家长,过分溺爱孩子,只要孩子在学校有一点磕磕碰碰,就会找老师、找学校;而有些家长,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很放任,导致孩子在学校经常伤害同学,给老师带来很大的管理压力。这都需要划分权责边界,增加家长对学校管理的理解和支持,让教师和学校在合规有序的前提下,放心组织课间活动,不能让极少数人的无理取闹和不守规矩,破坏绝大部分人的正当权益。 健康新闻网

“静闭”的校园开不出健康茁壮的“花朵”,“野蛮其体魄”才能“文明其精神”,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,让教育回归简单快乐的初心。只有冲出教室,才能拥抱世界!

作者:杨金行

上一篇:暂无
下一篇:暂无

相关推荐


两江评 | 17+11=8?安全账不能这么算

10月27日,深圳欢乐谷过山车“雪域雄鹰”项目发生车辆碰撞事故,当晚,园方发布通报称事故造成8人受伤。而29日晚,南山区委宣传部发布的通报表示:除了由120急救车送往港大深圳医院救治

二维码
友情链接: 杭州离婚家事律师 盐城律师 保定律师 上海离婚律师网 武汉公司法律师 重庆离婚律师网 杭州律师电话 杭州知识产权律师 杭州离婚财产律师 杭州离婚律师收费标准 广州律师 湖州律师 六安律师 福建律师 宜昌律师 钦州律师 资阳律师 嘉峪关律师 金昌律师 成都律师 鹿城律师 苍南律师 椒江律师 杭州公司类法律纠纷 杭州合同纠纷律师 杭州建筑工程律师 法律问题咨询 于都律师 上饶信州区律师 丰城市律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