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» 重庆评论网 » 正文

【渝论】青年说 | 鼓励红包“先收后退”?不能助长新的“潜规则”

医护人员收受患者的红包,这在医疗领域是严厉禁止的。但广东湛江西南医院近期推出了一项“奖励措施”,鼓励对红包“先收后退”。其中规定:凡收红包后上缴的,按每个红包100元予以奖励;若收了不上交,被举报、查实后,医院则给予举报人1万元奖励,并对收受红包的医护进行相应处罚。

从表面上看,“先收后退”能让病患者或家属来到医院安心,但从长久看,却可能对医患关系产生负面影响,是往医患关系上插了“温柔一刀”。不仅无法遏制红包现象,反而让送红包更为常见,甚至形成新的“送红包”潜规则。

对医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、工作规范的分内之事给予物质奖励,是一种谬赏,一定程度上还可能适得其反。医务人员将患者的红包“先收后退”,但在事后能够得到医院的奖金奖励,严格意义上也和“先收后退”达成了一种利益关系。并且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,不能排除有患者通过这种方式让医务人员获利。对红包“先收后退”的谬赏,不仅和谐不了医患关系,反而给送红包现象制造了一条新的“潜规则”。

据了解,该措施于2023年4月份开始实行,此医院至今已先后奖励了8名“收红包”的医护,共发出奖励金2300元,这说明交红包的患者依旧不少。患者送红包的行为,实质上是一种避险心理,希望能够得到医生尽心尽力的医治。患者心理上与医务人员之间横亘着信任围墙,囿于各种低效不合理机制,这才是处理医患关系的重点。

患者受健康状况影响,不仅承受着生理上的压力,本身还被焦虑情绪萦绕,来到医院,除了想得及时救治的“身安”,更渴望情绪价值上的“心安”。挂号收费窗口的恶劣服务态度、流程繁琐的检查程序、不合理的收费项目等等,都有可能成为对医院产生信任危机的诱因。因此站在患者角度上思考,医疗服务的人性化、精细化就尤为必要。医院要提高医疗服务效率,优化就医流程渠道,畅通意见反映回复机制,加强监管体系,惩治乱收费问题,畅通医患交流沟通渠道,才能缓解信任危机。

对红包“先收后退”给予谬赏,这种反向激励、浮于表面的制度指令,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医患矛盾。医疗红包事关医疗行业的秩序稳定,事关国计民生,需要旗帜鲜明地监督禁止!

作者:贾亦寒(西南大学)

上一篇:洋洋侃侃 | 中国“智慧”,走出去!
下一篇:【地评线】渝论丨让“互联网之光”照亮美好未来

相关推荐


洋洋侃侃 | 中国“智慧”,走出去!

开栏语 大事小事,洋洋侃侃。华龙网视频短评栏目《洋洋侃侃》,盯紧热点,表明观点,鲜活态度,让你看见! 新闻背景: 2023年11月6日至7日,首届“一带一路”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举办,大

二维码
友情链接: 乐平律师 保定律师 湖南律师 杭州请律师 上海劳动纠纷律师 杭州房地产律师 杭州律师联系方式 杭州律师电话号码 浙江专业律师 成都律师 厦门律师 呼伦贝尔律师 济宁律师 开封律师 黄石律师 咸宁律师 河源律师 珠海律师 凉山律师 丽江律师 怒江律师 安康律师 定西律师 乌鲁木齐律师 南昌律师 自贡律师 湖州律师 仙居律师 宁都律师 永丰律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