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» 重庆评论网 » 正文

两江评 | 轨道站变过街通道 是便民巧思的“民心道”

过街时,你借道过轨道车站吗?2021年起,重庆计划用3年时间实施中心城区60个轨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项目。截至目前,60个项目已全部投用,方便了近两百个小区、近百万人出行。今年初,还有25座轨道车站开通了“夜间过街”功能,即使晚上地铁结束了运营,仍可从车站的通道过街,不用再绕行。

轨道学堂湾站新建万达旭辉人行天桥。资料图

这只是轨道站的诸多便民举措之一。从设置纳凉区、“强冷弱冷车厢”全覆盖,到节假日延时运营、变“人换乘”为“车换线”……重庆,这座与轨道交通深度交融的城市,不断用实际行动说明什么是惠民有感。 山西综合网

“惠民”重在“有感”。把群众的“需求清单”转化为“满意清单”,将群众的“痛点”作为工作中“突破点”,正是惠民有感的含义所在。轨道交通如此,其他工作亦是如此。无论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、部门,还是直面群众的窗口单位,都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,通过有组织、成体系的服务,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。

惠民有感要学会“找痛点”。比如,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上,网友的建议、诉求和疑问,轨道交通集团有问必答。通过这种“送上门来”的用户反馈,让服务得以不断改进。找痛点是门技术活,必须“沉下去”,只有找准群众的“痛点”,才能推动惠民有感取得实效。

惠民有感要打好“提前量”。群众诉求只是听见还不够,还要做到切实回应,甚至要打好“提前量”,预判群众的需要。比如,重庆入夏气温较高,轨道站的纳凉区是否可以提前策划布置?又如,许多事务的办理集中在特定时间段,是否可以推出分时服务?惠民有感,不仅要“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”,更要求那些直接服务群众的企业、部门、单位打好“提前量”,“以百姓之心为心”,靠前站位、主动作为。

惠民有感要当个“细节控”。惠民有感,是否能让群众有获得感、幸福感是标准。要精心打磨细节,走好“最后一公里”,清除可能造成“末梢堵塞”的各种因素。做好手中的每一件小事,尽最大努力“惠民”,争取更好“有感”。

轨道站能过街,是件生活中的小事,为来往行人提供方便,或许是节约三五分钟,这一个个“三五分钟”的方便汇聚起来,就是真真切切的“惠民有感”。

作者:陈伯青(实习)

相关新闻:

重庆中心城区60个轨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项目全部完工投用

上一篇:暂无
下一篇:暂无

相关推荐


洋洋侃侃 | 中国“智慧”,走出去!

开栏语 大事小事,洋洋侃侃。华龙网视频短评栏目《洋洋侃侃》,盯紧热点,表明观点,鲜活态度,让你看见! 新闻背景: 2023年11月6日至7日,首届“一带一路”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举办,大

二维码
友情链接: 吉林律师 武汉劳动纠纷律师 宁波律师 杭州工伤纠纷律师 青岛律师 张家界律师 杭州离婚律师咨询网 杭州民事纠纷资深律师 舟山律师网 杭州刑事咨询律师 杭州婚姻纠纷律师 杭州遗产律师 七台河律师 铜陵律师 济南律师 安阳律师 十堰律师 商洛律师 昆明律师 南昌律师 唐山律师 淮安律师 南通律师 秦皇岛律师 吴兴律师 金华律师 杭州债务纠纷律师 杭州特许经营合同纠纷律师 上饶广丰区律师 奉新县律师